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草豆蔻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使用化湿药,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而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

  中药里,叫豆蔻的药物很多,诸如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等,李时珍说:“凡物盛多日蔻,豆象形也”,豆蔻之名,或取此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中药是草豆蔻。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草豆蔻

  来源: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相关名字:草蔻、草叩、草豆叩、草叩仁、草蔻仁、大草蔻、偶子、飞雷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性状鉴别: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草豆蔻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草豆蔻

  【药材性状】 本品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2.7cm。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约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微苦。

  主治病证:

  1.寒湿中阻证。

  本品芳香温燥,长干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故脾胃寒湿偏重,气机不畅者宜之。常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如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2.寒湿呕吐。

  本品可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多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温中止呕之品同用,如草豆蔻散(《博济方》)。

  另外,亦取本品温燥之性,温脾燥湿,以除中焦之寒湿而止泻痢。用于寒湿内盛,清浊不分而腹痛泻痢者,可与苍术、厚朴、木香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入散剂较佳。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2.《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3.《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

  2.药理作用:草豆蔻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呈兴奋,高浓度则为抑制作用。挥发油对离体肠管为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草豆蔻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草豆蔻配伍茯苓、焦白术、黄芪、等治疗脾肾阳虚型之肾炎,有显效(新中医,1985,17(11):31)。用草豆蔻配合苍术、丹参、赤芍等,治疗血瘀痰阻型而痰湿偏重的慢性盆腔炎,有满意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13)。

版权声明:千度导航 发表于 2023年10月23日 02:02。
转载请注明: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草豆蔻 | 千度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