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

剥夺学生平等就业权?企业:拒聘川大学生是我们自由!

人民日报评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

*

近日,一则关于企业拒聘四川大学毕业生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四川大学一名研究生张某在地铁上涉嫌偷拍女性裙底被抓,并被该校给予留校察看、留党察看处分。随后,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和上海一家影视传媒公司相继宣布不再招聘四川大学毕业生,理由是对该校教育质量和事件处理能力不满。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发声,指出这种做法是对四川大学学生群体的歧视和侮辱,剥夺了他们的平等就业权,并认为这是“唯出身论”的表现。

## 事件回顾

据媒体报道123,2023年2月25日下午5点左右,在成都市地铁1号线锦江宾馆站至省体育馆站之间,一名女乘客发现一名男子用手机偷拍她的裙底,并将其制止并报警。经查,该男子姓张,系四川大学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张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4月8日,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张某批准逮捕。

在此期间,四川大学也对张某进行了严肃处理。3月1日,该校发布通报称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张某进行调查,并暂停其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4月12日,该校发布处分决定称已给予张某留校察看、留党察看处分,并取消其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资格。

## 企业反应

然而,在事件得到处理后,并没有平息舆论的风波。相反,有些企业却借此机会对四川大学学生群体进行了不公正的评价和歧视性的拒聘。

6月25日,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通告称,鉴于四川大学对张某的处理,认为该校毕业生品质难以信服,故该所不再招聘四川大学毕业生。该通告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对和批评,认为这是一种明显的就业歧视,也是对法律的无知和违背。有律师表示,该所的做法违反了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也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在引发热议后,相关律协回应称已约谈该所,并要求其删除相关言论。

6月26日,上海一家影视传媒公司的负责人在微博上发文称,最近川大研究生张某事件给社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公司决定原则上不招聘川大任何师生。该负责人还表示,他不认为这是歧视,而是他们的自由选择。他还称,他不关心网友的看法,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这一言论也遭到了网友的愤怒和谴责,认为这是一种无理取闹和无知无耻的行为。有网友指出,该公司曾经涉嫌抄袭、侵权等不良行为,没有资格对川大学生指手画脚。有网友也质疑该公司是否真的有招聘需求,还是只是为了炒作和博眼球。

人民日报评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

*

## 评论观点

对于这些企业的做法,人民日报评论在6月27日发表了《企业拒聘川大学生,剥夺了学生平等就业权》一文,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驳斥。

人民日报评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

*

评论指出,从相关企业拒聘理由看,大体是因地铁所谓“偷拍”事件而对大学教书育人水平及事件处置能力存在质疑。客观上说,学生行为失当,难免会影响学校声誉;对于学校的处置,公众存有不同看法也可以理解。但将个别学生问题归咎于整体学校教育,进而认为学校无法培养合格人才,这样的认知失之偏颇,逻辑上也存在问题。因个体案例为群体“贴标签”,这种“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的思维,无助于企业招贤纳才,也伤了很多求职者的心。

评论还指出,从法理上说,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可自主决定用工办法、用工条件等。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对求职者的学历、专业等提出要求。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用人可以随心所欲,随意设置门槛,公然表达歧视。此前,教育部曾明确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不得将毕业院校等作为限制性条件。对四川大学学生群体不予招聘,突破了自主用人的范畴,剥夺了学生的平等就业权,也违反了法律法规。

人民日报评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

*

评论最后指出,从道理上说,用人单位拒聘川大学生,不仅是对川大学生的不公正,也是对川大这所百年名校的不尊重。四川大学是我国西部最高学府,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用人单位以偏概全地否定川大学生的能力和品德,是对川大的教育成果和社会价值的无视和贬低。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川大学生的利益和尊严,也损害了用人单位自身的形象和信誉。

人民日报评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

*

评论认为,用人单位拒聘川大学生,实际上是一种“唯出身论”的表现。这种观念认为,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的一切,而不考虑他的个人能力、品德、成长等因素。这种观念是一种偏见和歧视,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和伤害。我们应该反对这种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才为用的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合理流动、优势互补的人才机制,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资源。

版权声明:千度导航 发表于 2023年9月5日 23:30。
转载请注明:人民日报评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 | 千度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