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闻一多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

资讯 2年前 (2022) 千度导航
224 0 0
“《红烛》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红烛》是闻一多在1923年写就的一首短诗,是同年出版的《红烛》诗集的点睛之作。诗人以“红烛”来为诗集命名,足见诗人对此诗的偏爱。这首诗被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那么,这首诗妙在何处呢?

红烛闻一多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

诗人曾提出“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的创作主张,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死水》,那么《红烛》的特色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红烛》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抒情和哲理兼美。

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因此,以抒情见长的诗歌数量甚巨,如《上邪》《将进酒》《蜀道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凤凰涅槃》《太阳吟》等。哲理表达并非诗歌的强项,因此,以哲理取胜的诗歌很少,仅有《题西林壁》《登飞来峰》等少量几首。而将二者结合起来,且两者兼美的诗歌,就很难寻觅,在我的印象中,也就《春江花月夜》堪充此数。《红烛》便是抒情和哲理兼长的罕见佳作。

《红烛》全诗用了19个感叹号,足见诗人倾注了多少热情,融入了多少赤诚,说这首诗是呕心沥血之作,是披肝沥胆之诗,一点也不夸张。诗歌采用高频率、大密度的感叹句,抒发了对红烛象征的奉献、牺牲、赤诚品格的热情讴歌,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对庸碌昏聩的世俗人心的热辣批判。

红烛闻一多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

此为抒情性。再来看哲理表达——

这首诗构思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连发两问,构织矛盾,从而将思想引向深入,并引逗出哲理。

第一问在第二节: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此节中的“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问十分精妙,引导读者思考自然现象背后的逻辑,在“误”和“不误”之间构织矛盾,形成冲突。我们来看第三节的“不误”: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矛盾既已形成,怎样解释呢?烧蜡成灰、放出光芒,究竟误不误呢?

原来,这里涉及到两种逻辑。“误”是世俗逻辑,其特点是:吝惜付出,回避牺牲。而“不误”是自然逻辑,其原理是:毁灭才有光明!

在舛互的表达中,肯定了自然逻辑,批判了世俗逻辑。

红烛闻一多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

我们再来看第二问,出现在第六节——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通过对现象的追问,自然引出对情怀的理解:为了稳定放光,才着急地流泪,——原来是一片赤诚!

诗人就这样通过世俗逻辑和自然逻辑的冲突,引出更高层面的革命逻辑和斗争逻辑:唯有奉献、牺牲、赤诚,才能赢得光明,迎来幸福!

红烛闻一多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

而最后一节,“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以警策的语言写出,更传达出哲理的意味:争取光明的前途,十分漫长,付出了努力,不一定能看到结果;革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付出牺牲。这简直就是革命誓言!精警,透彻!

中国革命的历程难道不是这样吗?诗人的斗争和牺牲不是验证了这种道理吗?

红烛闻一多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闻一多的《红烛》诗堪为“革命文学”之代表!也许,当时的闻一多还算不得一个革命人。

版权声明:千度导航 发表于 2022年9月3日 19:23。
转载请注明:红烛闻一多诗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 | 千度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