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北京中医药大学辛随成教授认为,很多人都对“血瘀”存在误区!

对于有血瘀的人,单纯用活血化瘀药只是把局部的血瘀化开,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生血瘀的原因。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身体很多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血瘀,如果不把产生血瘀的问题调理好,那么血瘀仍然会不断地产生,永远化不完。

那么,在辛教授看来,导致血瘀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调理呢?

01

最常见的气虚血瘀

调理用黄芪化瘀茶

1、气虚血瘀

衰老是正常的生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也在下降。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人衰老之后脾胃也会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导致气虚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中医认为血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气虚了,血液运行也容易不顺畅,所以在中老年人身上,气虚血瘀是最常见的。

气虚血瘀的症状:疲倦、乏力、气短、食欲不好、大便不成形、脸色黯淡。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2、黄芪化瘀茶

针对脾胃虚弱导致的气虚血瘀,辛教授推荐用黄芪来调理。辛教授自己平时在生活中也经常用黄芪泡茶喝

不过光用黄芪是不够的,还需要搭配上西洋参、桂枝、白芍和炙甘草。组方如下图所示。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功效和方解:这杯茶有补气通阳的功效,其中黄芪、西洋参补脾气,桂枝温通心阳,白芍柔肝气、养肝血,炙甘草调和诸药。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代茶饮不可代替药物

02

最“沉重”的湿滞血瘀

练习五行功健脾行气

1、湿滞血瘀

除了气虚以外,湿浊也可以导致血瘀

中医认为脾是水液代谢的“主力军”,脾虚的人,水湿停聚在体内,阻碍了气机,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血瘀。

另外,湿邪还有“重浊”的特点,会让人产生沉重感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湿滞血瘀的症状:胃胀、腹胀、头昏沉、身体沉重、脸色晦暗。

2、土行功

辛教授平时对各种中医养生功法很有研究,他推荐湿滞血瘀的人在家做“土行功”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土行功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创立的“五行功”的其中一套,用锻炼的方法解决脾胃生湿的问题。

动作要领

五行功由两部分动作组成,先练习呼吸的部分。

自然站立,提肛、收小腹,然后吸气,让小腹有往上顶的感觉,想象着这股气一直往上升。

然后呼气,肛门放松,感觉腹部在往下沉。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然后是身体的部分。双手指尖并拢,放在两肋肋弓下缘(这里大概是期门穴的位置),转动肩膀,往前的时候要打开后背,向后的时候要打开胸廓。

两个动作都熟练之后,就把它们结合起来一起做:先慢慢吸气、向后仰,再慢慢呼气、向前弯腰。如下图所示。

辛教授建议每天做6次,经常练习,脾胃好了,湿邪赶跑了,血液循环更通畅。

锻炼请量力而行,切勿勉强。

03

最复杂的痰凝血瘀

最后一种血瘀是比较复杂的,叫做痰凝血瘀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如果湿邪不化掉,长时间停聚在体内,就会变成痰。

这里的“痰”并不是指肺炎时咳嗽出来的痰,而是泛指一种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是一个中医的概念。

痰凝血瘀的人,既有气虚、肾虚、脾虚等需表现,又有痰和瘀这两种实邪,虚实夹杂,所以病情最为复杂。

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痰凝血瘀往往病程都比较久,病情也相对复杂,简单的代茶饮已经不够了,需要遵医嘱开方。

辛教授提醒:人过六十,如果发现血管有局部狭窄堵塞,代表全身血管的状况可能都不好,调理需要关注全身的状况,标本兼治。

版权声明:千度导航 发表于 2023年11月15日 19:41。
转载请注明: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两个活血化瘀方法要记住! | 千度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