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专家,教你自制吴茱萸养生品

唐代诗人王维曾作诗曰:“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茱萸”,便是中药材“吴茱萸”。

对吴茱萸,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实,它是一味秋冬季节的祛寒好药。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温阳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常畏寒、怕风等阳气偏弱、体质偏虚寒的人。

到底该怎么用?

为此,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中医专家,一探究竟。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曲崇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五科主任孔令博

居家不适,可制香囊,还可敷贴、灸疗

曲崇正主任和孔令博主任推荐了以下外用方

【重阳茱萸香囊,辟邪气】

方一:吴茱萸、肉桂、砂仁、豆蔻、石菖蒲;

方二:菊花、藿香、艾草、苍术。

各味药取 3~6 克,一同打粉,装入小袋子中,最后封口。

功效:将香囊佩戴于手臂上,可避秽浊之气。

贴士:为方便佩戴,香囊袋应尽量做得小巧;布料最好选绸缎,以免粉末泄漏。

【吴茱萸敷贴,可解腹泻、头晕】

制法:将吴茱萸粉用醋(或酒、凡士 林、水)调糊,放入圆形穴位贴中。因为 外用,吴茱萸用量可以不拘。

用法:敷在神阙穴(即肚脐)或涌泉穴(即脚心)。腹泻、呕吐敷贴 3 小时,其他病症 1 天换 1 次,10~15 次为一疗程。

功效:快速缓解小儿消化不良引发的腹泻、呕吐及寒凝腹痛,有效改善高血压、眩晕、口腔溃疡等症状。

贴士:酒能温通、醋较温和,建议选用酒 / 醋调糊。皮肤干燥者,选凡士林更佳。独头蒜研碎,加入吴茱萸调糊敷于患处,还能缓解风寒湿痹。

【吴茱萸脐灸,散寒健脾胃】

制法:将吴茱萸粉用醋调糊;根据肚脐大小,将糊压成饼。

用法:将吴茱萸饼放在肚脐上,然后放艾柱并点燃,灸约 20 分钟。在艾草中加吴茱萸粉,提高药气热性,加强温通经络之效。

功效:温阳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脾和胃。

贴士:过热时应马上撤走,以免烧伤或灼伤。孕妇忌用。

煮粥、泡酒,两相宜

吴茱萸除了外用,还能食用。以下是专家推荐的食疗方。

【吴茱萸粥】

制法:吴茱萸 3 克,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葱白,与糯米同熬成粥。

用法:1 天 1 次。

功效:祛寒暖胃,寒性胃痛者尤宜。

贴士:吴茱萸药性较强且有小毒,尽量少放。因糯米温中健脾之效更佳,故此方不用粳米,而用糯米。

【吴茱萸泡酒】

制法:吴茱萸 50 克、甘草 15 克切碎,放入 250 毫升白酒中,密封后隔水煮沸;放凉静置一夜后,去渣即饮。

用法:1 天 1 次,饮用不超过 30 毫 升为宜。不建议大量饮用。

功效:中焦虚寒人群饮用,可改善常恶心呕吐、胸前区发凉等症状。

贴士:传统的泡酒方法耗时较长,此方制备简便

网上卖的足贴、泡脚包,好用吗

上网一搜你就会发现,吴茱萸产品琳琅满目,比如吴茱萸足贴、肚脐贴、泡脚包等。

卖家宣称,足贴、肚脐贴能治疗高血压、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

曲崇正主任提醒,这些产品作用有限,大多只能作为保健之用,而且,前提还要对证。

“足贴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调节血压,但降压效力有限,不能取代口服降压药。”

如果患者本身体质湿热,或是肝肾阴虚引发的高血压(患者通常容易头晕、耳鸣、咽干、目涩、失眠多梦、易感疲劳等),也不建议使用。

吴茱萸也只对虚火导致的消化不良、口腔溃疡有效。

这类人群多伴有口干、目涩、颧红、盗汗、潮热等症状。虽然表现是上火,但真正的体质状还是偏虚、偏寒,用吴茱萸能降虚火。

还有一款泡脚包,卖得十分火爆。

它的主要原料是吴茱萸、艾草、紫苏、肉桂,据说可以“助眠、降火、瘦身,祛寒湿”。

实际上,它只对部分人群有效,比如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脾胃虚寒导致的失眠。这类人多伴 有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等症状,适用该泡脚包。

第二,阳气偏弱导致的怕冷怕风。这类人常伴有肢倦、气短、小便清长等症状。

第三,脾虚或肾阳不足所引发的肥胖多痰。这类人不仅肥胖,还多见头面部多油、大便粘厕等。

提醒,“阳明实热”者别用

曲崇正主任介绍,吴茱萸性热,偏性大,药性也较强,因此,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辨证、辨体质。

若本就常尿黄、便秘、舌红苔黄,体质属“阳明实热”的人,用吴茱萸等于火上浇油,越用火越大。

其次,吴茱萸有小毒。过量服用可能会造成精神异常、视力下降,出现错觉等神经系统症状。

所以,孕妇忌用吴茱萸,其他人最好在确定自己体质后再使用。

版权声明:千度导航 发表于 2023年10月23日 02:05。
转载请注明:南北专家,教你自制吴茱萸养生品 | 千度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