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研究报告

资讯 6个月前 Afu
0 0 0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研究报告:

勇当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主力军

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株洲壮美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曹慧泉

2021年9月27日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研究报告

曹慧泉同志作工作报告 记者易翔 摄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的关键节点,是在株洲建市以来走过七十年辉煌历程、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动员全市上下勇当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主力军,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株洲壮美篇章。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效。

这五年,我们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原则,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株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具体行动上。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做,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量化任务、细化措施、实化责任,以株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

这五年,我们把增强综合实力作为硬道理,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围绕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增长,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精准施策,在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GDP年均增长7.1%,总量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地方财政收入过200亿元的市州,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围绕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市2个贫困县、166个贫困村、16.4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脱贫,提前三年实现整体脱贫、同步全面小康,为率先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主动融入长株潭一体化,株洲县撤县设区,株醴融城加快推进,市区面积由853平方公里拓展到190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29万增加到173万,城镇化率由62.1%提升到71.26%,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这五年,我们把“中国动力谷”作为鲜明品牌,优化了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幅淘汰落后产能,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和决心打赢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战,全市关停包括清水塘261家企业在内的170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擦亮了株洲产业发展的底色。大力培育新动能,全力构建“中国动力谷”现代产业体系,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纳入国家重点培育产业集群,服饰产业成为第二个千亿集群。IGBT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两机”重大专项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建成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了5家上市企业,涌现了全球首列智轨列车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居全省首位。“中国动力谷”成为了中国制造版图中的一张响亮名片。

这五年,我们把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激发了发展的动力活力。坚持以改革强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改革全面推进,关键性制度改革相继推出,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一件事一次办”、“门前三小”、幸福株洲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经验在全国推介,发展的机制更活了、环境更优了。坚持以开放增活力,“湘欧快线”开通始发站,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一批“三类500强”企业落户株洲,株洲产品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型社会、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等试点改革取得重大成效,连续5年共11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表彰,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株洲经验。

这五年,我们把发展惠民作为根本追求,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全市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奋力夺取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以岗位、学位、床位、梯位、车位、厕位“六位”为重点的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批突出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区域土壤质量、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河流水质均得到明显改善,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勇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地市“六连冠”,四次捧得“长安杯”。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炎帝陵入选国家5A景区。株洲这座城市越来越有颜值、有温度、有魅力。

这五年,我们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突出加强政治建设,政治建设考察、政治巡察实现全覆盖。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基层党支部“五化”全面达标,基层党建工作连续四年获“好”等次。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选人用人工作满意度测评居全省前列。加强党管武装,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天元区武装部入选全军十大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造了“韶山—井冈山”红色文化走廊和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涌现了时代楷模黄诗燕、全国道德模范夏昭炎等先进典型。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支持纪委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一批腐败案件,有力推动了党风政风民风的持续向好。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考察湖南以来,我们从思想深处确立对“三高四新”战略的自觉自信,把服务“国之大者”与谋划“市之大计”统一起来,不断理清发展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坚定不移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株洲落地见效。坚持以打造“三个高地”为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厂所结合的产业链创新链协同优势,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入选全国第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欧科亿、华锐精密、时代电气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和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航空涡轴发动机等83项“卡脖子”技术,涌现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神24”等一大批创新产品;市县两级启用“企业开办一站通专窗”,株洲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开通运营,中标墨西哥城地铁一号线,创全省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新高。大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三十大标志工程中我市的11个项目均超时序进度,50项“十同”任务取得重要进展。成功承办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与吉安、萍乡达成系列合作协议。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攸县皇图岭镇、炎陵中村瑶族乡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抓好治水修路、办学兴业、扶危济困等民生工作。不断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病毒,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市人民众志成城,3天实现包围圈外围零新增、9天实现确诊病例零新增、17天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彰显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全民意志和城市气魄。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我们共同奋斗,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株洲军分区始终团结共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有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市上下凝聚了强大合力,干事创业成为了株洲大地上的最强音。

各位代表,同志们!一项项丰硕成果、一组组亮丽数据、一件件民生实事,印证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极不平凡的历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在于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在于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一切工作,在于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于始终抓住制造强市、打造“中国动力谷”,也得益于历届市委和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得益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广大志愿者和驻株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的拼搏奉献。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株洲市委,向所有为株洲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水平与株洲在全省的地位还不完全相称,综合实力、创新要素集聚力和城市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益、招商引资落地效率、营商环境、产业生态还有较大优化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县域经济实力、民营经济影响力、园区承载力等还不强,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促进共同富裕的任务还很艰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有差距,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各类风险的任务还很重,生态环境治理的短板还不少,城乡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数字化水平还不高;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作风能力与新时代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彰显,等等。对此,我们必须敢于直面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切实加以改进。

二、朝着建设现代化新株洲的目标奋勇前进

今后五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最紧要的五年。建设现代化新株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以新思想领航定向,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

思想引领航向,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个阶段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速演进,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发展的“时”和“势”对我们总体有利。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对湖南的考察为我们指明了“三高四新”战略方向。株洲经过建市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以深厚的产业底蕴夯实了发展根基,以强劲的创新活力积蓄了发展动能,以区域一体化提升了发展能级。奋进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要找准历史方位,充分用好自身资源禀赋,发挥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放大比较优势,继往开来续写株洲发展新篇章。

思想引领航向,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战略指引。建设现代化新株洲,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依托推动创新发展,以长株潭一体化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推动协调发展,以“一带一部”为引领推动开放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推动绿色发展,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共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转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思想引领航向,必须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是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株洲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产业和环境优势,必须抓住“一带一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长株潭一体化等战略机遇,找准自身功能定位,更加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有效投资,升级打造产业品牌,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打造国内大市场重要节点、产业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一环。

思想引领航向,必须扛起新发展使命。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了“一带一部”“三个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等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特别是去年9月考察湖南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必须强化“核”的担当、彰显“核”的作为,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株洲新篇章。

新的起点肩负新的使命,新的赶考承载新的任务。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在打造“三个高地”中走在前列,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中勇于担当,在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中作好示范,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探求新路,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株洲壮美篇章。

市委坚持把服务“国之大者”与发挥株洲优势紧密结合,提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要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制造名城,就是提升硬实力,在全省打造“三个高地”上当先锋打头阵,打造“中国动力谷”的升级版,把株洲建设成动力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在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中形成示范引领,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让株洲先进制造业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幸福株洲,就是改善软环境,切实回应企业和民生关切,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文明典范株洲、数字智慧株洲、创新创业株洲、生态宜居株洲、品质魅力株洲,推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更具时代气息的“神农福地”,让人民物质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富有、生活更加幸福。

未来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综合实力更加雄厚,产业实力、创新能力、开放活力全面提升,打造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力争新增2-3个千亿产业集群,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到15%,全市经济总量迈上5000亿元台阶。城乡发展更具品质,在长株潭都市圈新增长极中增加株洲分量,株洲产业优势更加凸显、城市特色更加鲜明;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样板,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5%。精神文明更加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炎帝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有效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政治生态更加清朗,社会生态更有活力,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数字化治理为智慧株洲赋能增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建设好数字株洲。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15%以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更为健全,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的进展。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展望美好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通过五年的努力,株洲的综合实力将跃上新的台阶,高质量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再用十年的奋斗,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那时的株洲将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版图中的璀璨明珠,成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品质之城,成为富饶美丽、文明善治、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三、高质量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方向已明,关键在干。今后五年,我们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发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株洲实际、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一)突出“聚焦”,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担当。打造“三个高地”、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是中央、省委赋予株洲的政治任务,也是提升株洲发展层次的关键之举,我们必须全力聚焦,干出成效。

聚焦打造“三个高地”。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升产业影响力。瞄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目标,着力构建“3+3+2”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格局,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株洲力量。第一个“3”,就是聚焦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3个优势产业,把优势做优,把长板拉长,推动产业集群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建设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全国一流的先进硬质材料产业,打造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先进硬质材料国家级产业集群。第二个“3”,就是突出电子信息、新能源、高分子新材料等3个战略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龙头,加快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增强实力,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做大规模,形成新的竞争优势。“2”,就是“两个一批”,一是升级陶瓷、服饰、烟花爆竹等一批传统产业,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升品质品牌,将陶瓷产业打造成国家级产业集群,力争3年内突破千亿,将服饰产业打造成辐射全国的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500亿,提升烟花爆竹产业品牌和市场份额;二是布局功率半导体、永磁动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通用航空、新型功能玻璃、5G应用、深海装备、北斗应用、算力基础设施等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发展制高点,不断提升株洲在中国先进制造版图中的影响力。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建设中部地区重要创新策源地的目标,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持续发挥厂所协同的优势,紧盯主导产业,支持株所、608、601参与“揭榜挂帅”,在新一代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领域承担一批重大国家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紧盯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在“抢点卡位”中争取先机;升级传统产业,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创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盯住省内外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承接机会,推动企业与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合作,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建设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建设大科学装置和检测、认证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推动中小航空发动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电机等领域创新平台进入“国家队”。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升城市吸引力。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推进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数字化治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探索具有株洲特色的首创性改革路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产业链招商,瞄准龙头企业招商,瞄准专精特新招商,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布局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推动项目高质量“引进来”。发挥轨道交通、陶瓷、服饰等产业优势,铁路公路的交通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助推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争取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长期落户,切实办好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服饰博览会等国省展会,提升株洲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影响力。紧密对接湖南自贸区,发挥湘粤非铁海联运新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对非贸易,打造跨境电商集散地,培育外贸新的增长极,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聚焦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靠拢长沙、对接湘潭,大力落实“十同”行动,共同培育长株潭都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在空间布局上,加强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无缝对接,推进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建设,加快云龙、田心、清水塘、天易、渌口等重点片区开发。加快株醴融城步伐,支持攸县撤县设市,推进醴炎县域经济走廊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在产业发展上,坚持错位互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主动加强与长沙和湘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联盟的对接合作,共同建设长株潭东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和湘江湾智能制造产业走廊、科创走廊,共同打造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在基础设施上,全力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加快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以京港澳东移线、醴娄高速为重点完善跨市交通体系,以城区“一心两环两桥多路”、长株攸高速建设和国省干道、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为重点构建互联互通的城乡交通网络,共建长株潭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在公共服务上,主动对标长沙,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三市资源普惠共享,以公共服务一体化带动要素一体化。

聚焦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加强对接合作,完善推进机制,推动交通互联、产业互兴、旅游互动、环境共治、服务共享、品牌共育,以湘赣边区域合作带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以“五好”乡村创建为抓手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坚持以“三农”为先。推进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精细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六大强农”行动升级版,打造“湘赣红”全国知名农业品牌核心产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承包地“三权分置”等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坚持以红色为魂。实施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的铸魂工程,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产业”,依托“韶山—井冈山”铁路联合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党史陈列馆等红色教育阵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坚持以设施为桥。着眼互联互通、共享协同,加快区域内高铁、高速、国省干线及景区道路连通,推动醴茶铁路电气化改造和醴陵至上栗、吉邵、茶常等高速建设。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以乡镇集镇为重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以绿色为底。开展流域区域环境共治,打造渌江省际样板河。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共建湘赣边美丽乡村走廊。坚持以民生为重。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新模式,全面落实乡村教育提升八条措施,持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聚焦是集中优势、办成大事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始终紧盯打造“三个高地”,抓住长株潭一体化机遇,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二)持续“裂变”,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优势产业、领军企业在创新领域和技术跃迁中不断裂变,是株洲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我们要继续坚持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瞄准“十百千”目标,五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0家、上市公司10家以上。

推动企业孵化裂变。挖掘核心优势产业增长潜力和细分市场空间,向产业上下游要增量,加快裂变延链,支持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工艺等“四基”领域新市场主体的孵化成长,打造更多独门绝技。支持龙头企业并购延链、整合资源,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孵化裂变一批新主体,让更多“老树发新芽”。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培育更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针对优势产业和新兴、未来产业布局需求,开展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集群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

推动行业扩散裂变。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跨行业、跨领域催生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轨道交通、新材料、信创、新能源等重大技术成果跨行业平移、扩散、融合,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智化、数据价值化的“新四化”经济,加快企业上云上平台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5G、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做大数字经济。抢抓实施国家“两机”重大专项等机遇,培育军民两用新兴产业,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直播经济、在线服务、个性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推动产业生态裂变。裂变是闪光的新生,也是脆弱的起航,市场对一个刚刚裂变出来的项目通常是失灵的。要对项目和企业转化落地全流程进行问题梳理,建好孵化器、创业园,引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素,发挥好政府作用,搭建好裂变舞台,构建产业生态。持续深化政企合作、央地合作,打通央企创新成果落地通道。推动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提升优势企业的国内外话语权,形成更多“株洲制造”标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展产业链金融、科技金融,加大产业基金、创投风投引入力度,支持创业企业成长。

裂变是促发展的金钥匙,是培育市场主体和稳增长的源头活水。我们要把握规律,找准增长点,不断积蓄增长动力。

(三)不断“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观念创新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突破,以数字赋能为手段,为科技创新清障,带动各领域全面创新。

以观念创新促进思想解放。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必须大胆解放思想,让观念创新成为“闯关夺隘”的强大武器。善于用全局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来抓谋划、推工作,全面对标先进找差距、找出路。认真学习深圳、上海、成都、长沙、合肥等地的做法,结合株洲自身实际,在产业培育、企业和项目招引、人才引进等方面闯新路、出实招,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鲜明导向,敢于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凡是有利于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工作都要自觉坚定地做,凡是有碍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都要大刀阔斧地改。

以机制创新破除发展瓶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在产业发展、就业、税收、招商引资等各方面对地方贡献的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把自身发展和“三高四新”战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国资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流动,建立动态评估和反馈改进机制,引导要素流向“三个高地”建设。常态化发挥好“链长制”和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机制作用。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广大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五好”园区建设、营商环境改善、提升投资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等各方面提倡团队专业化、管理扁平化,建立“强激励、硬约束”机制。在机制创新方面大胆探索,争取形成一批“株洲经验”。

以治理创新筑牢社会根基。以数字株洲、智慧株洲建设全面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按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标准,创新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深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坚持法治株洲、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尊法信法、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捍卫国家安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守牢金融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平安株洲建设,让群众乐享平安生活、欣享岁月静好。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也是株洲走到今天的独特基因密码。只有持续进行观念、机制和治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才能在城市竞争中保持活力,担当起“核”的重任,建设好“三个高地”。

(四)加速“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统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动平台、环境、服务升级,全方位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让株洲更加宜业宜居。

在产业园区建设上不断升级。把握“三生融合”“三态协同”趋势要求,加快创建“五好”园区,更好发挥园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优化园区布局,推动株洲经开区、醴陵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园区,高新区产业特色更鲜明、更高质量发展。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打造田心轨道、凤凰山航空、醴陵陶瓷、白关服饰、硬质合金等一批特色产业小镇。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建设创新创业和专业特色“园中园”,紧盯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工智能、北斗、5G、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产业成果转移。支持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努力形成“一县一特一新”产业布局,大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提高县域经济贡献度。加快园区市场化、专业化转型,实现园区管理由行政机构向“泛投资机构”转变,配强园区干部队伍,强化激励导向。强化亩均效益评价,加强项目履约监管,差别化配置资源要素,清理盘活低效资源。加快赋权强园,深化“园区事园区办”,完善园区财政预算核算机制,激发园区发展新活力,把园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力升级。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看项目、中期看政策、长期看环境。要坚持以惠企便民为目标,不断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构建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硬环境方面,坚持企业“墙外”的事政府办,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能源电力、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升级换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发挥职教优势,保障高素质技能人才供应。软环境方面,学习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经验,以“数字株洲”建设为统揽,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管理模式创新、政务服务流程重组,大幅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减窗口,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商会协会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

在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上加快升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须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立场,坚持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民生保障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升级。优化就业服务,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探索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增高校教育资源,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支持湖南工大“双一流”建设。建设“健康株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促进中医药发展,大力提升城市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抓好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保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抓好“三孩”政策落实,加强托育服务,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养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让人民安居乐业、近悦远来。

在改善生态环境上持续升级。坚持生态优先、防治并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升级。动真碰硬抓问题整治,紧盯中央环保督察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抓好污水管网建设和城市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整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加强“一江两水”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持续抓好十年禁渔。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措施和林长制、河湖长制,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和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拓展公众监督的渠道和形式,提升科学化、法治化、精准化、多元化水平。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深入推行垃圾分类,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升级永无止境。我们要突出重点领域,以升级促发展,为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建设筑牢基石。

(五)塑造“品牌”,展现高质量发展新形象。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突出“产、城、人、文”城市符号,不断提升株洲发展软实力。

着力打造鲜明的产业品牌。继续叫响“中国动力谷”品牌,提升产业品牌,不断锻长板、扬优势,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硬质合金材料、陶瓷等优势核心产业品牌迈向国际一流,享誉全球。培育企业品牌,支持株机、株所、331、608、601、唐人神等一批龙头企业迈上500亿、100亿企业台阶,站稳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地位,支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为具有生态影响力的“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开展上市企业“破零倍增”行动,支持更多企业在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力争达到25家以上。做优产品品牌,支持企业制订推广特色标准,形成一批驰名全国、享誉世界的名优特产品和标准。做亮展会品牌,培育打造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硬质合金、陶瓷、服饰等本土专业展会和行业高端论坛品牌。做大职教品牌,深入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打造全国一流职教高地。培育企业家品牌,大力培育宣传本土优秀企业家,让他们具有更高知名度、更大影响力和更多行业话语权,努力培育全国知名、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家代表,培养一批“湖湘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着力打造靓丽的城市品牌。立足株洲城市特点,既要主动对标长沙、对接湘潭,用好长株潭这一品牌,又要在一体化中凸显株洲特色,擦亮“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城市品牌。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构建城市门户景观,推动沿江风光带等滨水环境升级,加强山水景观、天际线管理,让城市更加靓丽。瞄准“三生融合”,实施城市更新,努力把大小田心、凤凰山航空城、醴陵五彩陶瓷、云龙未来社区、清水塘数智新城、金山新城、南洲新城、万丰湖等打造成产城融合新地标,加快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更加宜居。持续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微”实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让城市更具品质。不断优化芦淞服饰城、陶瓷艺术城等特色商业功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集聚人气商气,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着力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以“红色、古色、绿色”融合统领文化品牌建设,把红色历史、人文底蕴、绿色资源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城市影响力、吸引力和品牌优势。株洲红色资源丰富,真正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要加强红色历史研究,特别是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水口建党、建立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工农兵政府、“重上井冈山”以及一批革命先辈先烈事迹的历史研究,让红色历史变成动力之都用之不竭的磅礴精神动力。珍惜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的神农福地“古色”品牌,把炎帝神农文化和我党的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炎帝陵祭祀典礼打造成全球炎黄子孙的盛典。发挥生态绿色资源优势,整合提升神农谷、云阳山、酒仙湖等优质生态资源,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建设一批文旅特色小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品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们要让“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把株洲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高地、宜居宜业的福地、休闲旅游的胜地。

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关键在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引领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聚建设现代化新株洲的磅礴伟力。

(一)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奋进新征程必须坚守的生命线。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善于运用政治眼光研判形势、分析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一定要坚定政治信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始终把学深悟透新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健全完善党委(党组)“第一议题”政治学习制度和干部理论培训常态化机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做到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笃信笃行学。我们一定要强化政治担当,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职责,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做党中央伟大号召的迅速行动者、忠实执行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提升组织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动力党建”工程,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抓实抓牢农村、社区、机关、国企、学校、医院和两新等领域党建工作,推进城市小区党建,巩固提升湘赣边党建示范带、产业链党建等党建品牌,加强新业态党组织建设,做到工作开展到哪里,战斗堡垒就建到哪里。要增强凝聚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入开展先进示范表彰宣传,以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抓住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全面推进党支部书记“领头雁”行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点燃服务发展大局的红色引擎。要激发战斗力,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向基层投、政策朝基层倾斜,为基层扎实减负,常态化向重点项目、重点一线派驻工作队,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项目前线高高飘扬。

(三)锤炼过硬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聚焦“三高四新”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选拔重用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养突出、工作实绩明显的干部。年轻干部是我们事业的希望和未来,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挑重担、上前线,在实践斗争中磨炼提升自己。培养鼓励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组织要敢于压担子、给平台,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机会。旗帜鲜明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为担当者担当。要建立健全培养管理机制,创新“走出去请进来”教育培训,让干部走上讲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专业化水平。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大调研、大督查、大服务”活动,在基层一线解剖麻雀、解决问题,营造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认真落实“人才30条”,出台产业发展、园区管理、技术研发、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专项人才政策,完善各类配套服务,创新培养激励机制,建设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四)推进清廉株洲建设。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必须坚决同一切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的行为作斗争,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韧劲建设清廉株洲。要推动责任上肩,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注重教育先行,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培育良好家风,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依法依规履职用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强化制度建设,全方位构筑管党治党制度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建设,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一把手”、重点人员、关键岗位、重要职能和重大事项的监督,注重以市场化改革放权、制度建设限权、大数据手段制权,推动监督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大反腐力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开展各领域清廉单元建设,全面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在株洲大地蔚然成风。

(五)凝聚团结奋进合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监督,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全过程民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让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统筹加强新社会阶层、民族宗教、港澳台、外事侨务等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增进军民鱼水情。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市委号召,全市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发扬株洲火车头精神,以只争朝夕、风雨兼程的拼劲,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韧劲,争先赶超、追求卓越的干劲,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努力交出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满意答卷。

各位代表,同志们!百年征程风正劲,重任在肩再启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盯“三高四新”战略目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四百万株洲人民,砥砺前行、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现代化新株洲而努力奋斗!

版权声明:Afu 发表于 2023年10月25日 15:41。
转载请注明: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研究报告 | 千度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