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的六朝是三国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其中南朝齐是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朝代,仅存在了23年。六朝时期,南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并创造了许多巨大的成就。”
南京被称六朝古都,这六朝指的是三国时的吴国、东晋、再加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这六朝都是在南京定都的。除了六朝古都外,南京还有许多别名: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台城等等。

孙权称帝后,东吴在此建都,孙权把"秣陵"改为"建业",意思是"建立帝王功业"。孙权大力发展生产,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建业作为东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得到长足发展。
孙权在清凉山建造石头城作为军事要塞,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后的南北战争,石头城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晋灭吴最后的主战场就在这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描述的就是这件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而今仍在屹立的石头城
灭蜀吞吴,西晋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割据局面,实现了统一。然而,和平稳定的局面没有维持几年,西晋由于八王之乱,国力迅速衰微,内迁的诸民族趁机举兵作乱,匈奴、鲜卑、羯、羌、氐是其中五个较大的胡人部落,胡人们建立的数十个国家里,其中有十六个是存在时间比较长、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五胡十六国混战不休。西晋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赵所灭亡,北方进入了五胡乱华的混乱时期。
晋朝皇室、士族以及黄河流域的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中国进入南北分裂、对峙的阶段。琅琊王司马睿南渡之后,在晋朝宗室和南北士族的拥戴下,建立东晋王朝,他也选择在南京建都,并且把"建邺"改成了"建康",其后的南朝一直沿用了这个名字,并一直把建康作为都城。东晋和南朝都把中央政府和皇宫建在台城(旧址在今玄武湖边),台城也因此成为南京的别称之一。
衣冠南渡不仅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明的正朔,更给江南的经济文化带来了进一步的发展。
衣冠南渡
383年,前秦苻坚举全国之兵,对东晋发动了战争。淝水之战是东晋一次生死攸关的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获全胜告终。淝水之战的胜利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使流落到南方的中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其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刘裕雄才大略,两次北伐,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了不少故土失地,宋是南朝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将近60年,也是版图最大的一个,南过交趾,西包剑阁,北划黄河,而绕东海,七分天下而有其四。辛弃疾称赞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像
萧衍很长寿,当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皇帝,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加上江南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到梁时已臻于鼎盛,萧梁前期是南朝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萧衍像
北齐趁乱夺去了萧梁江北、淮河两岸之地,西魏夺了巴蜀、荆襄等地,几年之内,国土丢了三分之二。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萧齐诗人谢朓写出了南京的特点。

六朝是一个政权争夺变换频繁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生命运漂泊转蓬的时代,执政的经验教训,兴亡的感喟凭吊,人生的遭际嗟伤,"六朝旧事随流水""六朝如梦鸟空啼""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六朝这段特殊的历史,让南京具有了独特的气质。朱自清说:南京的贩夫走卒,都带着六朝的烟水气。
四大古都(洛阳、西安、南京、北京)里,南京是唯一没有异族政权建都的城市。每当中原被异族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由于地理位置和山川险固的原因,汉民族通常都会选择退守南京,在南京休养生息、重整旗鼓,把南京作为绝地反击的大本营,南京因此被视为汉民族的复兴之地。历史上南京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又一次次顽强地重整河山,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京是一座不屈的城市,是一座与民族患难与共、休戚相关的城市,在华夏儿女心中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