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茶|喝茶资源群|工作室外卖联系方式 ✅《Q卫`同步`》→【131丶4222丶0957】✅
当然,这时候的茶更多的是用于药用价值,还不是一种日常饮用的饮料。日常生活中时常饮茶的习惯,应该来源于巴蜀人。在古代,巴蜀地区多“烟瘴”,容易让人郁积瘴气,患上热毒。巴蜀人后来发现,茶有清热解毒、除瘴气的功效,所以他们常常喝茶,久服成习,以至于将茶当作一种日常饮料。《竺国游记》当中就曾记载:“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
秦人入蜀以后,茶逐渐被带向全国,人们对于茶越来越重视,“茶”(cha)音正式诞生。郭璞注《尔雅·释木》“槚”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萌芽
饮茶是茶文化诞生的基础,没有日常饮茶的实践活动,茶文化也不可能诞生。不过,关于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一直没有定论,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古籍记载,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茶,西汉已有饮茶之事的记载,东汉华佗《食经》就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记
可以看出,连名医华佗也已经注意到茶的“意思”,人们不再拘泥于茶的药理作用,有一部分人平时也喜欢饮茶。这正是中国茶文化的萌芽。
确立
魏晋以后,随着文人饮茶日益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不断问世,茶不再仅是一种饮料,它开始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载体,起着一定的精神和社会作用。
在晋朝,茶被赋予了重要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当时门阀世族已经形成,他们把持朝政,富可敌国,争相炫富,不论是官员还是士子,都以浮夸斗富为荣。针对这种情况,陆纳、桓温等有识之士提出“养廉”、“朴素”的价值倡导,并以茶代酒,表明自己的心志。
南齐武皇帝不喜奢侈浪费,他留下遗诏,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不准铺张浪费,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就可以了。武皇帝还说,“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不论是陆纳、桓温等人以茶倡导“养廉”、“节俭”,还是南齐武皇帝以“茶”作为祭品,都说明茶不再仅是一种清热解毒、提神解渴的饮料,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它都已经进入了精神和文化领域,寄托着人们的思想。
随着佛教兴起,道教兴盛,饮茶又与宗教活动联系起来。道家认为,茶可以帮助修炼“内丹”,升清降浊,达到长生不老;在佛家看来,茶可以帮助禅定入静。姑且不论茶是否真的有这些功效,佛道两家客观上确实促进了茶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