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资讯 1年前 (2023) 千度导航
220 0 0

今天,上映20天而热度依旧不减的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狂飙》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高启强和安欣的结局就在今天上演,正义与邪恶即将做出最终决断。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部全民追捧的现象级电视剧热,着实让全国人民过了一把剧荒瘾,以至于在豆瓣评分上,有近24万人打出了五星好评,总评分达到了惊人的9.1分。

说起来,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看电视了,在这个短视频流量霸屏的时代,观众似乎都已经被“调教”,习惯了小勺快吃,很少有机会慢慢品味一场满汉全席。《狂飙》的出现,不仅统一了遥控器争夺战,还创下了多项记录,收视口碑双丰收。

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狂飙》连续十几天登顶 甚至连《三体》都望而却步 数据来源:猫眼

静下心来细细思考,《狂飙》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这部打着扫黑剧旗号的警匪片,并没有把故事情节化,反而更像个纪录片,真实感是它赢得大众好评的最主要原因。作为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整顿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狂飙》成功背后的原因值得细细咀嚼,这不仅为我们观众奉献了一种新的观剧体验,也为以后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考。

二十年的风雨 时代变迁才是主角

与以往的扫黑剧不同的是,《狂飙》并没有聚焦于人物群像的描写,反而选取了2000年、2006年、2021年这三个时间节点展开叙事,主要讲述了以安欣为代表的的正义力量,与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跨越二十年的角逐较量。

从故事性上来看,这部剧讲述的依然是警察与黑道的较量,但从整部剧的结构来看的话,它其实讲的是这20年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据本剧导演兼编剧徐纪周介绍,狂飙这两个字作为剧名,是有很深的含义。它根植于扫黑剧的本身,但却描摹了这20年中国经济社会狂飙突进的时代,京海这座虚拟二线城市20年的巨大变化,才是隐藏在这部戏背后最大的主角。

狂飙,既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是人们心里贪念膨胀的速度。一语双关,这便是本剧隐藏在最深层次的主线。

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电视剧《狂飙》拍摄花絮 来源公众号政事儿

徐纪周毕业以后,他的创作时间恰好经历了从2000年到如今的二十多年,这二十年里,中国从加入WTO,经济开始崛起,到全球化的冲击带来的利益攫取,让每个中国人深深体会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狂飙猛进,这给人们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体验。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能不能保持初心,这是人的层面;在经济发展的快车上,能不能时刻警醒,这是社会的层面。二十年的时间,一代人崛起,一代人老去,只有这个时代在向前发展,人们在社会的巨大变迁里面,是显得那么渺小,但发生的故事却与人息息相关。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时间节点,徐纪周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2000年是申奥成功和加入WTO,社会治安环境比较复杂,所以才会有像徐江这样张扬的黑恶势力,他背后的白金翰KTV,就是这个时期最典型的符号。那个时候,黑社会有点像港剧里的古惑仔,有一身的草莽气,遇事不决就硬碰硬,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话语权。

200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土地调控政策,拆迁户这个名词也就从这时候开始流行,因为赶上了城市更新的高速列车,大家也都能跟着喝汤,而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案件都是跟拆迁有关,所以才有了莽村和建工集团对于度假村的争夺。

2021年,国家下决心扫黑常态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也开始进行。这时候的黑恶势力不会像以前那么张扬,反而极具隐蔽性,他们善于通过慈善公益来伪装,甚至染指公务员的家属,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扫黑工作十分难以进行。

这三个时间节点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的不同,也反映了不同时期治安工作的特殊性。但总的来说,人物故事只是结构的补充,大框架还是时代的变迁,这也是徐纪周想通过本剧告诉观众的部分。

让角色回归生活 共情成了最大亮点

在片头部分,有个镜头是这样的。一副手铐变成了一盘饺子又变成了警用摄像头,最后变成了飞驰的车轮,这四个镜头中的符号贯穿了整部剧,其中,饺子是最富有意味的符号,因为它直接将安欣与高启强联系到了一起。

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饺子是故事的关键元素 电视剧《狂飙》截图

饺子,是在2000年安欣与高启强头次见面的道具,最后在2021年高启强被判刑时,安欣给他送去的断头饭还是饺子,从开头贯穿到结尾,有始有终,饺子还是饺子,但人已经变了,时代也已经变了。

在人物设计之初,徐纪周刻意“斩断”了安欣这个人物的“软肋”,他没有父母、没有家室,整天像个闷油瓶一样,连最爱的女人都不敢奢望结婚。这样,安欣就变的无敌,变得油盐不进,黑恶势力的脏手就无法染指安欣的人生。正因为这样的人设,安欣在电视剧中显得“格格不入”,他代表不了大部分的人,也就很少人会真正的理解安欣的内心世界,但对于剧情来说,需要这样永葆初心而无后顾之忧的角色出现,这样人物才不会垮掉。

而高启强就不同了,他从一个受人欺负的鱼贩子,到强盛集团的一把手,这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是很多人所“羡慕”的,他们也更偏心于这种“励志”的经历。“我们严格遵循传统的经典现实主义原则,核心就是人物具有社会性,让大家共情。”这是徐纪周在把握本片尺度时所说的,而这部剧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恰恰也说明了观众与本剧产生了共情。

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吃饭是剧中揭示人物心理活动最常用的场景 电视剧《狂飙》剧照

共情,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也是它能够成功的基础。而如何处理剧本,让故事线的发展更贴近真实,这是一个艺术性的难题,徐纪周只用了一招就解决了,那就是吃饭。

“如果演员都照着韩剧港剧警匪片那么演的话,那这个人物就没法立起来。”相比于《无间道》式的天台见面,《狂飙》把见面的场景放在了饭桌上,这样做有这么几点好处。

第一,更符合中国人的性格,很多事情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既亲切又没有生疏感。

第二,吃饭举筷抬眼都是细节,更能在屏幕上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三,有沟通感,很多人都是在饭点打开电视或者电脑看剧,这样显得更有代入感。

第四,中国人喜欢弦外之音,吃的是饭,但谈的都是吃饭之外的玄机,这样更有神秘感。

徐纪周的本意是让故事尽量贴近生活,让演员更接近真实,观众在看的时候,就会认为这事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就会觉得这事有血有肉的不像假的,这样共情就出现了。

除了吃饭的部分,还有很多津津乐道的细节,比如高启强出去见小龙的时候,随意的在鱼缸里抄起水来洗手,别看一个简单的动作,它就能让人觉得有生活气儿,因为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那盘饺子一样,吃的是饺子,聊得是人生,想的却是不同的未来。

人情与法治的冲突 宿命论依然适用于反派

徐纪周很认可一条影评,“安欣是法治社会的代表,高启强是传统的利用人情社会的代表,他们两个的冲撞也是法治社会和人情社会的冲撞。”

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安欣与高启强 电视剧《狂飙》剧照

安欣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安心”追求理想。高启强是投机主义者,他出身低微,受人欺辱却不敢反抗,他想尽办法要抓住一切机会翻身,事实上他也抓住了。安欣与高启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他们有相反的人生,但是他们的人性在最初的时候却是一样的。

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宿命感,有着巨大的戏剧性转折。安欣孑然一身,轴的性格让他成了警队里的孤勇者,他注定要化身为正义的使者,通过惩恶扬善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高启强也是孤勇者,但他左右逢源,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一步错步步错。从他说第一句谎的时候,他就注定戴着面具活下去,到最后谎言破灭的时候也就是他的生命终点。

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安欣与高启强坐着聊天 电视剧《狂飙》截图

记得有一个画面,是高启强和安欣坐在骑楼的台柱底下聊天,他们有着共同悲惨的童年,父母早逝的遭遇,让他们自然的亲近,但他们的背景和境遇不同,注定不会走同一条道路,分歧便随着谎言而起,一次又一次的谎言,让两个人形同陌路,走的越来越远。

不止高启强,警队里那些“卧底”们也同样适用于宿命论,曹闯、张彪、杨建,他们有的是正气凛然的老刑警,有的是坚守初心的禁毒警,但他们在人情面前最终丢掉了底线,屠龙者最终成为恶龙,这就是他们最终的命运。

都说中国社会就是人情社会,在忠孝礼仪浸染下长大的中国人,难以避免会欠下人情债,这些人情债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最终人情债变成了索命债,深渊就在脚下,他们却眼睁睁的一步一步的往前挪,最终跌入深渊。但是,中国也是法治社会,有法不依,法就形同虚设,正义也得不到伸张,在正义必胜的主旋律下,罪恶最终见到阳光,也就灰飞烟灭了。

电视剧《狂飙》在当今社会引起反响,这本就是大家对于正义的“共情”,这是一件好事,没有人会喜欢生活在阴暗的角落,但犯罪分子手段太狡猾,稍有不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坠入黑暗。

所以,只有永葆初心,记得自己出发时的模样,才不会让坏人有隙可乘,这也是《狂飙》想要告诉我们的。

版权声明:千度导航 发表于 2023年2月4日 12:59。
转载请注明:狂飙为什么能火 狂飙为什么这么火 | 千度百科

相关文章